本站已啟用無障礙瀏覽系統,歡迎點擊訪問!

靈武市多措并舉 以實踐之力奏響文明強音

信息來源:靈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  發布時間:2023-11-27   保護視力色:              字體顏色: 【       恢復默認

近年來,靈武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牢固樹立“為民、惠民、利民”理念,緊扣“傳播新思想、引領新風尚”目標,全面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與民生改善、城鄉建設、經濟發展同向發力、同步推進、同頻共振,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注入新活力。

一是健全運行機制,統籌全域推進。制定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實施方案》《拓展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實施方案》等政策文件,研究成立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服務中心,統籌指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。修訂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考核細則,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,推進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規范化建設。創新推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每月例會工作制度,持續加強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統籌調度。連續兩年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互觀互檢互評推進會,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。截至目前,先后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、點、基地)103個,主題公園、廣場等載體143個,培育打造梧桐樹鄉、水木靈州社區等22個示范性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,為群眾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提供陣地保障。

二是緊扣任務主線,注重思想引領。充分統籌各類宣講資源,組建靈武之聲宣講團,與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宣講志愿服務隊形成理論宣講“聯盟”,進一步強化宣教針對性、實效性。截至目前,共培育選樹王雨、白土崗鄉“新新之火”宣講團等22個首批金牌宣講員和宣講團,持續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題宣講活動600多場次、受眾4萬余人。積極探索“理論宣講+安全宣傳+創城問答”新模式,讓黨的創新理論和安全常識、創城知識走進千家萬戶。培育打造“小喇叭”“快板說唱”等基層理論宣講品牌,通過板凳宣講、長廊宣講、田間宣講等形式,讓黨的創新理論政策深入人心。截至目前,共打造11個基層宣講品牌。探索開展“車輪上的宣講”,開通“幸福靈武”新時代文明實踐專線,把黨的創新理論與農技培訓、普法宣傳、健康教育等內容相結合,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專線開進鄉村集市、農業設施溫棚等地,不斷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。

三是緊貼群眾需求,豐富活動形式。進一步整合各類陣地資源,全面打造匯聚多項文明實踐內容的“鄰里驛家”,精心組織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、“我們的節日”等主題實踐活動。截至目前,先后打造鄰里驛家”34個,累計服務群眾2.83萬人次,組織開展主題實踐活動1萬多場,累計參與群眾近30萬人,舉辦“喜迎黨的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”等基層理論微宣講比賽6場,靈武二中開展的《黨史小課堂》活動被央視《新聞聯播》報道。舉辦靈武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大會暨2023年度靈武好人發布儀式,持續推進“移風易俗示范戶”“好公婆”等各類先進典型評選活動。今年以來,共評選各類先進典型639名。聯合婦聯、文旅廣局等部門(單位)開展《“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征程”靈武市“最美”系列揭曉倡樹移風易俗暨廣場舞大賽》等宣傳活動356場次,讓群眾變身推進移風易俗的“傳播者”。

四是加強隊伍建設,培育文明實踐品牌。積極探索“總隊+支隊+分隊”模式,搭建“1+12+8+328+N”志愿服務網絡。截至目前,共有在冊志愿服務隊349個,志愿者53322人,占全市常住人口18.1%。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學院平臺作用,著力培育專業化青年志愿者隊伍。截至目前,共組織開展志愿者能力提升班10余次,參訓人員1500余人次。圍繞“服務老、養育小、讓中青年發展好”等群眾最現實關切,先后培育打造“幸福靈武”新時代文明實踐專線、“青春蝸牛殼”“知心奶奶互助團”等志愿服務品牌。以“幸福鄰里”“弘揚文明新風”等為主題,培育打造“護航花蕊?法伴成長”“馬蘭花”等志愿服務項目60個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發揮參與基層治理優勢,充分挖掘群眾資源,把有能力、有熱情的群眾充實到志愿服務隊伍當中,打造“小棉襖”“紅色義巡隊”等群眾自發性志愿服務品牌,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。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附件下載:

分享到: